
低碳经济:大手笔产生大效益
日前,国家发改委下达2009年第一批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项目实施计划,我市有两项节能项目被列入在内,共争取到国家财政奖励资金428万元。其中浪莎针织有限公司投资2705万元打造的高档针织袜品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共获奖励资金200多万元,而该项工程的实施将每年节约蒸汽16949.8吨,节电2414.23万千瓦时,节约用水2.25万吨,上述折标煤共计10035.9吨,减少污水排放2.25万吨/年。
节约一吨煤,奖励200元
“节约一吨煤,奖励200元。”2009年年初,浪莎袜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部长刘爱莲在国家发改委的网站上看到一项关于节能排放的政策:中央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给予适当支持和奖励,东部地区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根据节能量按200元/吨标准煤奖励,中西部地区按250元/吨标准煤奖励。
此时的“浪莎”也正为企业庞大的耗能量发愁,由于纺织针织行业存在的设备技术水平不高、能耗大、效率低等问题突出,仅2007年,公司年耗蒸汽172800吨,用电7050万千瓦时,用水70.35万吨。“能耗如此之大,我们也有很大压力,而国家政策上的支持也鼓励我们要解决耗能过大的问题。”刘爱莲如是说。
2705万投资的可持续发展
2009年3月,“浪莎”正式启动“高档针织袜品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公司项目小组成立,投入资金2705万元,并请来浙江大学、上海大学等专家反复论证项目可行性,并提出整改意见。
“2705万元确实是个大投资,这项工程可以让我们每年节约200多万元,这不是很好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吗?”在公司负责人看来,虽然节能技术改造投资巨大,但是和以往长期的高耗能相比,目前项目上的高投入是一个可回收、可持续的投资。刘爱莲介绍说,节能改造项目的具体内容是利用企业原有生产车间及辅助设施,不新增建筑面积,通过分别对袜机压缩空气供气系统节能改造和变频节电改造,以及对现有锅炉鼓引风系统节电改造,同时采用国内外先进节能技术装备等各种节能项目改造,来提高织袜装备的技术水平,降低能耗,实现节能、节电、产业升级的目标。
项目改造过半收效显著
在“浪莎”袜业的厂房,笔者看到,目前已经铺设完成的袜机压缩空气供气系统节能改造系统正有效地运行着。“节能改造后的袜机供气系统采用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达到目前国内外先进水平,实现优化配置和优化供气节能,每台袜机每年可节电约600千瓦时,年总计节约标准煤1338.8吨。”据刘爱莲介绍,到目前为止,节能改造工程已经顺利改造过半,像袜机压缩空气供气系统节能改造、4000台袜机变频节电改造等工程均已经完成,而照明供电系统节电改造等其他工程也都在铺设进行中,预计2010年年初将完成所有的改造项目,届时公司每年可以节约蒸汽近1.7万吨,节电2414.23万千瓦时,节约用水2.25万吨,上述折合标准煤共计10035.9吨。
值得欣喜地是,2009年12月,“浪莎”袜业顺利争取到了国家发改委2009年第一批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总计200多万元。同月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一场被寓为“拯救地球最后机会”的气候大会也正在举行,节能、减排、环保开始成为企业未来发展所必须关注的问题。或许浪莎袜业这项节能改造技术,也将带动义乌本地企业走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