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莎总裁谈“危机”

www.langsha.com 2008-09-07 来源: 作者:

面对国际市场需求相对萎缩、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人民币升值明显加快、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节能减排力度越来越大、国际贸易冲突不断等诸多困难,浪莎控股集团却产销两旺,生意一片兴隆。今年一至七月,外贸出口达3000万美元,同比增长40%。是什么法宝让浪莎一枝独秀傲立国际市场的呢?

十家公司九家难,处处都是高门槛,这是最近在全国纺织服装论坛中,许多与会者发出的感慨。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同比减少10%以上。出口额锐减的同时,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在被吞噬,加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这意味着以外贸加工为主的纺织服装业的利润正在以同样的速度蒸发。而实际上,纺织服装企业的利润率通常不超过3%。还有一种压力则来自原材料采购成本,如棉价一吨上涨2000元,一家大中型企业一年约要采购棉花5万吨,仅此一项就导致成本骤增1亿元。所以业内人士叹道:中国纺织服装业陷入了近十年来最艰难的困境。

面对纺织业出现的前所未有危机,莎控股集团为何能应对自如?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浪莎采访,集团董事局主席翁荣金以独到的见解谈起化解当前遇到的纺织业危机。

翁荣金说:危机,就是指危险与机遇并存。企业发展过程中,时刻伴随着风险和危机。搞经营办企业,不可能都一帆风顺,总会碰到困难和挫折,我们之所以能在困境中绝处逢生,这并不是我的本事比别人大,更不是靠什么巧门,关健是企业的自身基础要打扎实。搞企业眼光要看的远、定位要准确,从1995年开始,我们就制定了做中国最好的袜子、当中国袜业大王、创中国袜业第一品牌的战略目标。同时较早摆脱只占市场,不搞研发的老框框,坚持自行研发、自行设计、自行制造、自创品牌,先后申请专利600多项,并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瑞士、日本等80多个国家注册商标。自然,当纺织业出现危机时,我们应对起来就会感到顺手。

当然,打好企业基础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得从员工素质、产品定位、品牌建设、营销网络、财务管理、宣传策划等诸多方面下功夫。浪莎公司始建于19957月,96年投入生产。筹建开始,公司的定位就是高起点、高投入的。并把一流的设备、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企业做为公司发展理念,目的是要走振兴民族工业品牌建设的道路。同年,浪莎就在中央电视台投入了《不只是吸引》的广告。以后每年投入15002000万元,用于宣传浪莎品牌,使那句《不只是吸引》的广告词成为了脍炙人口、人们经常品味的佳句。除此,我们还在全国各地建立了1000多家连锁配送的浪莎专卖店,并前往美国、德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展览,使浪莎的产品,在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生产规模等方面稳居国内同行第一。并于200228号,浪莎商标通过了国家工商总局的认定,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是中国258只驰名商标中最年轻的一个驰名商标,浪莎人用自己全部的智慧和激情,用50000个小时,塑造了一个年轻的驰名商标,并填补了当时金华地区无驰名商标的空白。

说到这里,翁荣金颇有自豪感。他说,面对出现的危机,就看你企业基础是否扎实?心态是否平静?如果你思想有准备了,问题也就迎轫而解。可以说,当危机来临时,化解它的利刃其实就藏在每个人的心里,它的名字叫智慧。所谓危机是指危险和机遇伴生,当然机遇是留给会动脑筋、善于拼膊、努力用心人士的。

翁荣金说,今年纺织业出现的危机,对有些企业来说未必是件坏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当企业面临危机时,就如人得急症,是容不得忽悠、容不得耽误的。尽管说理论研究原则上可以百花齐放,但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却一定要有严谨的态度、务实的风格、扎实的作风、负责的态度,这样才能驾驭危机,获得成功。

 浪莎经过13年的发展和风风雨雨的市场洗礼,可以说巳具备了一定的抗风险和危机能力。由于我们有自主品牌、自主技术,并在80多个国家注册商标。当纺织业出现危机时,国外的一些高端市场正展开双臂迎接我们的产品进入。这个时候我们又抓住机遇靠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来获取定价权。所以我们企业产品适时提价,从来都是底气十足的。我们可以直接告诉客户,这不是涨价,是新产品新价格。客户心里也明白,新产品的利润空间大,即便生产商提价,销售商也仍有大把利润可挣,所以产品销势还是常盛不衰。

 

招商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