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莎爱心车队进川日记(二)

www.langsha.com 2008-05-22 来源: 作者:
    昨天省政府发布了19、20日这两天汶川可能会有6-7级余震的消息,让人们再次提高了警惕。绵阳的街上到处都是居民避震搭建的临时帐篷。在现在的关头,只要不给抗震救灾工作添乱就是帮了大忙。

    今天一早我去了绵阳市政府的办公地点想多了解一些情况。政府楼前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叫火炬广场。

    广场上设有很多咨询点及接待处,还有很多志愿者在广场上等着随时准备可能被征用去做些接待工作。经工作人员介绍了解到,现在志愿者已经过剩了。地震后有很多志愿者从全国甚至国外纷纷赶来帮助抗震救灾。工作人员还告诫我们不要擅自进入灾区,除非有非常专业的救灾技能,否则只会给抗震救灾工作添乱;爱心需要延续,援助更要理性,灾区所有的资源都很紧缺,当好志愿者不能仅仅凭自己的一腔热血,灾后重建还有很多事需要我们做,当务之急是把所有处于危险中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地点,灾后重建及孤残灾民的安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现在灾区急需大量的帐篷及防治肠道传染病的药品。

    在政府设的一个咨询点我们见到了一位刚刚从北川执行完任务回到绵阳的官兵,他来自山东省济宁。他救出过遇难近120小时的53岁的季中山(山东人)。他正打算去医院探望他亲自救出的老乡。我们和他一起打了辆出租车去医院。走到途中我们发现出租车司机没有打表就问是否忘记打表了,但事实是从这次地震爆发后,绵阳的出租车司机都自觉地让所有灾民、救灾官兵、医务人员及志愿者免费乘车,同时我们还看到了很多私家车甚至从外地赶到绵阳的出租车志愿加入到抗震救灾中来为人们提供方便。到了医院我们看到了很多伤病人员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检查与治疗。但是我们没有见到季中山,因为他此刻还在ICU进行24监护救治。希望他早日脱离危险,我们也坚信在经历了120小时的生死考验后,这一关他也能挺过来的。
    从医院出来,我们来到了离绵阳市政府不远处的长兴集团灾民安置点。

    那里安置了从北川县曲山小学解救出来的80余名师生(该校1000余名师生中有500余名遇难)。这里有一位卓老师是我们的朋友,她和她的学生在地震的一瞬间都被垮塌的房屋掩埋,幸而自救脱险,跑到北川县城通往绵阳方向的山顶上,幸存的师生挤在一起取暖等待救援。当时余震不断,整个大地都在颤抖,无法和外界取得任何联系。她的一位学生双腿严重受伤、流血不止,她和其他学生想尽了一切办法帮他止血,那个孩子在她的怀中说:“老师,我害怕!老师,我害怕!” 她不断地鼓励他要坚强,一定要挺住,救援人员马上就到了,但是最后那个孩子还是永远地离去了。每当想到这一幕,她的思维就陷入了停顿,灾难过去一周多了,但她仍无法平静地进行任何思考。灾难带给她的伤害也许这一辈子都无法平复。这位老师的父母也在这次地震中不幸遇难了,幸运的是她年仅6岁的女儿勇敢地自救逃生了。经过再三周折,她们母女终于在第二天重逢。见面后,她的女儿对她说:“妈妈,我们真幸运!我们都还活着!”灾难带给小女孩心灵的创伤也是无法估量的。现在,女儿成了她最大的精神支柱。而与此同时,在这个院子里住着的这80余名学生中,有些孩子可能还不知道这次灾难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对他们的家意味着什么……。

招商加盟